• 非常歡迎 直接找我們詢問更多詳情
  • 協助海外US CA HK SG MY購買台灣【所有】網路商品
  • 公告: ETAIGOU 超低代購費 15%
  • 彈性化 寄送方式 客人可以省下很多運費
  • 台幣 NT100 = USD2.85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白象文化生活館 -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商品名稱:白象文化生活館 - 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商品單價:NT.320
購買數量:
商品網址:PChome商店街-白象文化生活館
【了解產品詳情,請點選】
商品樣式:
商品種類:
商品備註:

請註明商品尺寸, 顏色
我要代購
加入我的收藏
我要問
產品詳情
2014年11月份新書推薦  
【書名】孟子與滕文公、告子
◎作者: 南懷瑾 講述
◎開本: 菊16開(14.8x21cm)
◎頁數: 376
◎單/彩色: 單色
◎裝訂: 平裝
◎定價: 320
◎ISBN: 9789869058872
◎EAN: 9789869058872
◎CIP: 121.268 103016641
◎語言: 繁體中文
◎出版日期: 2014年11月
◎出版社: 南懷瑾文化
◎類別: 未分類 (國學經典)
南懷瑾講述「孟子系列」,〈滕文公〉、〈告子〉全球首度面世!
【本書特色】
【本書簡介】
◎〈滕文公〉為《孟子》學問記辯的開始,看孟老夫子如何機鋒棒喝輕浮少年,成就仁孝公侯。
◎〈告子〉為《孟子》專論內聖之學的肇始,各派別之間的人性論碰撞、精彩的解析與釋疑盡在其中。
◎除儒、釋、道外,尚兼論墨子俠義精神及其深遠影響,互相砥礪闡發。

本書為南懷瑾講述《孟子》中的兩篇:〈滕文公〉和〈告子〉。
〈滕文公〉一篇的講記大部分已遺失,只有小部分記錄稿尚存。本篇雖只有萬餘字,但在孟子一生教化過程中,卻顯示出滕文公是極為遵守孟子教誨的一等學生。
〈告子〉篇中說到許多問題:人性問題、人格與人品問題、君子與小人的問題、財與禮的問題,尤其是做人的進退之道,這都與知識分子的為聖修養密切相關,也就是所謂的「內聖之學」。

更多精彩內容請見
http://www.pressstore.com.tw/freereading/9789869058872.pdf
【作者簡介】
南懷瑾 先生

一九一八年生於浙江省樂清縣,幼承庭訓,少習諸子百家。一生行跡奇特,常情莫測;四處奔波,化育無數。出版有儒、釋、道等各家五十多種著述,以其獨到的方式,引領新世代的人們植入文化的核心智慧,讓讀者更樂於瞭解歷史人文的博大精深。
先生二○一二年辭世,享年九十五歲。
【推薦序】
出版說明

南師懷瑾先生有關《孟子》一書的系列講座,共有七篇,其中五篇皆已先後出版,《孟子旁通》《孟子與公孫丑》《孟子與離婁》《孟子與萬章》以及《孟子與盡心篇》。尚有〈滕文公〉與〈告子〉兩篇,現合併一書印行,完成全部《孟子》講述出版。
為什麼兩篇合併為一呢?原因是〈滕文公〉一篇的講記,大部分已遺失,只有小部分記錄稿尚存。先生本擬有機會補講,但始終未能如願。
二○一一年春,〈滕文公〉篇部分殘稿整理完畢,並唸給先生校定。本篇雖僅足萬餘字,但在孟子一生教化過程中,卻顯示出這位滕文公,是一個遵守孟子師教的一等學生。
有關〈告子〉篇,內容包括甚廣,諸如人性的問題,人格人品的問題,君子與小人的問題,財與禮的問題,以及一個知識分子應有的修養問題等。基本上,這些問題都屬於內學的範疇,也就是所謂的內聖外王的內聖之學。
本篇中有許多辭句,後來皆成為人們慣用的典故,如「魚與熊掌不可得兼」,「人貴自立」,「捨生取義」,「生於憂患,死於安樂」……等等。而最經典的一句則是,「天將降大任於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勞其筋骨……」
這句話,自古以來就經常被人引用,以鼓勵身陷艱困中奮鬥的人士。特別要指出的是,孟子在本篇所講的「禮」,以及作人的進退之道,在世風日下的今日世界,也許是家庭和學校須要特別注意的問題。
〈告子〉這一篇,於整理完畢後,因為先生眼疾之故,難於親閱,改由牟煉用唸讀的辦法,請師審定。遺憾的是,只完成四分之一就停止了,那是先生辭世前的五月。
物轉星移,又是一年多的日子過去了,無奈之餘,只能重加仔細檢查文稿,期盼能無大過,現趁出版之際,特別說明實情經過,並請各方不吝指正,為禱為幸。

劉雨虹記,二○一四年夏於廟港

【目錄】
出版說明


孟子與滕文公

前言
少年的煩惱──滕文公
孟子的機鋒棒喝
明王以孝治天下


孟子與告子

上篇

告子的人性論
水流的問題
此白非彼白
人性的先天和後天
什麼是社會責任
雲門祖師的三句話
乏味的辯論
定與敬
各派的人性論
人的四種心理
孟子性善說的疑點
年景好壞 子弟不同
性質與本性
吃美食 聽美樂 看美人
「息」的修煉
正子時的平旦
如何才有成就
息與平旦之氣
聖人為何愛下棋
魚與熊掌 捨生取義
欲望比生命重要嗎
財富 飲食 禮義
學問與知識不同
養心與修身
大人與小人的區別
天爵 人爵
人貴自立

下篇

聖人的笨學生
想當聖人的笨人
親情之間
「墨道」的俠義精神
墨子與幫派
利益 仁義 文化
行客拜坐客
兩個高人過招
誰是關鍵人物
讀書人的品格
作人的進退之道
孔子的祕密
母教的影響
什麼是封建
五霸之罪人
秦檜逢君之惡
高宗的煩惱
師出無名
姜太公的故事
慎子逢君之惡
助桀為虐的人
了不起 起不了
禹王的神話
徒善亦足以為政
打丫鬟罵小姐
君子的進退
三種不同的人
動心忍性
察言觀色 多難興邦
孟子的教育方法 
上篇

《孟子》一共有七篇。如果依照道家《莊子》《淮南子》《抱朴子》的分類方法,《孟子》的前五篇可以說是「外學」,自〈告子〉這裡開始,則可以說是《孟子》的「內學」。「內學」這一名辭,亦見於佛家五明的「內明」之學,也就是「內聖」之學。而儒家後世所主張的「內聖外王」這一名辭,本出自《莊子》,儒家襲用了。
「內聖之學」、「內明」,就是一般所說內在修養的境界,如何能明心見性;「外學」則是外用之學。所謂「內聖外王」,依古代中國文化的解釋:「王者用也」,並不是說內在要作聖人,外面要當皇帝;而是處世、作人、做事,如何應用。
內聖之學,在中國文化中,有一兩千年的爭論,甚至直到現在,與佛家、道家,以及西方哲學發生的爭論,都是哲學思想上非常重大的問題。
《孟子》這裡一開始,就談心性之學。我們先看他的原文。

告子的人性論

告子曰:「性,猶杞柳也;義,猶桮棬也;以人性為仁義,猶以杞柳為桮棬。」
孟子曰:「子能順杞柳之性,而以為桮棬乎?將戕賊杞柳,而後以為桮棬也?如將戕賊杞柳而以為桮棬,則亦將戕賊人以為仁義與?率天下之人而禍仁義者,必子之言夫!」

告子是與孟子同時代的人,在諸子百家中,他本身的著作並不多,僅在其他的子書中,見到一點點有關他的思想言論。他之所以聲名宏大於後世,是因為孟子批駁他的學說所造成的。告子講的人性學說,究竟是什麼呢?
告子的理論,說人性像杞柳樹一樣,一棵樹長大成材了,將來或做成茶杯,或三夾板,或其他器具,預先並沒有決定。也就是說,人性本來就沒有定型,後來因為人為的教育關係而有善惡是非、道德仁義之別,就如同用杞柳木已製成了餐具「桮棬」那樣。現代因為石油化學工業的發達,塑膠餐具美觀而價廉,所以陶瓷、玻璃杯、盤、碗、盞等餐具,已漸被捨棄,成為有錢人家的擺設,木製餐具更為少見。但是幾十年前的鄉下,還可見到木製的酒杯、餐盤。
我們用的碗,本來都是寫作「案」或「?」,這裡的「桮棬」也都是木旁,從字的構造上就表明了,古代的餐具多為木製,面盆、澡盆等等,許多器皿,都是木製的。當石油化學原料以及玻璃器皿初上市時,多是西方國家的工業成品進口來的,外國來的東西價格高昂,而被視為奢侈品,很稀奇。經過幾十年來的演變,木製的手工藝品,反而身價更高了,外國人甚至買回去作「擺設」,陳列在客廳中當古董、藝術品賞玩,觀念上相差很遠。
告子這裡說:一株杞柳,不能說是方的,也不能說是圓的,經過人工砍下來以後,再把它雕鑿,才成為一個或方或圓的杯子。人性也一樣,本來沒有善惡的,經過父母、家庭、學校、社會的教育培養,人就有思想分辨的能力,知道哪個是「善的」,哪個是「惡的」,就有了是非的觀念。人之有道德仁義,也就好比是杞柳樹,經過人工的雕刻而後成了杯子。
現代對於兒童的教育,有所謂性向的測驗,以決定其「可塑性」。例如有的小孩喜歡在牆上亂畫,有的小孩歡喜玩機械,看見手錶的指針會走動,覺得稀奇,就拿小螺絲刀去拆開來玩。有些講究性向問題的家長、老師們,就讓他去拆,認為這孩子將來可能成為一個發明家。
可是,假如我是這孩子的家長,則不一定讓他去拆,最多是破舊不堪的廢棄物,才讓他去拆。因為小孩子天生有一種破壞性,人性中是具有反動成分的;尤其小孩好動,看見稀奇的東西,非打爛來看看不可。不過也有人生來想當領袖的,也有人生來想當和尚或神父的,這就是性向問題。所以教育孩子,要從其可塑性方面去培養。有時候父母看到子女是不可造就的,就要趕快給予他職業教育,使他將來在社會上站得住腳,能夠有飯吃;對於造就不了的,如果一定要他有很高深的學問,出人頭地,這是不可能的。一個人的成功,各有各的道理,不一定要書讀得多,這就如中國的諺語:「行行出狀元」,也就是現代的理論,要注意性向問題,與告子所說的差不多了。
中國幾千年來的文化是講「性相近,習相遠」,這是引用《論語》上所記載孔子的話,至於「人之初,性本善」,並非孔子所說,是宋儒加上去的,後來打倒孔家店時,都歸到孔子頭上去了,孔子很是冤枉。在孔子以後,戰國時代的孟子,走的是孔子的路線,也是主張「性相近,習相遠」的。......

Jia Tai Trading Co Ltd (TAX ID#28912921)
Email: etaigou@gmail.com
Copyright © 2008 Jai Tai Trading Co Ltd. All rights reserved.